查看原文
其他

陈希,等 || 为学生发展而设计:校园公共空间营造策略探析

陈希,等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4-09-02

导读

基于上海市上海中学多年来在校园建设中的基本经验,提出营造良好校园公共空间的重要策略,包括保证空间位置的可达性,增强空间功能的复合性,模糊化处理空间边界,灵活引入各种自然元素,凸显空间设计的文化性。

全文共4726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zxxgl.com


校园环境作为重要的育人载体,承担着教育和引导学生的重要责任,甚至能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伴随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如何在校园建设中科学规划设计校园环境,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已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普遍关注。上海市上海中学现有校区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已历经近百年的沧桑。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在延续校区历史风貌和整体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对校园建筑与空间布局进行了多次更新调整,以更好地优化校内资源布局,拓展办学场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本文结合上海中学的实践,探讨营造校园公共空间的具体策略与实施要点。




校园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



公共空间是建筑的围合,连接室内、户外与自然空间,[1]其最主要的特征是与公众产生互动并且具有公共精神。[2]公共空间是校园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虚”“实”并存的方式存在于校园中,承载着学生的日常休闲、娱乐、学习、交往与集散等行为。校园公共空间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室外公共空间,如校园入口、广场、运动场、室外庭院、屋顶露台等;二是室内外过渡公共空间,如露台、活动平台、架空空间等;三是室内公共空间,如门厅、廊道、中庭大厅、楼电梯厅等。




校园公共空间的营造需求



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对中小学校园建筑和空间布局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现实来看,学生一天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在学校度过,除去在教室上课时间,剩余时间虽然占比并不多,但却是学生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宝贵时间,能够促进其自我意识形成和个性化发展。校园公共空间即承载着学生在这些自由时间开展的各种非正式学习和沟通交往活动。


学生是在校园公共空间中活动的主体人群,其行为活动因个体间差异具有多元化特点,但也具备一些基本特征,主要活动类型包括必要性活动、社会性活动、自发性活动三类。[3]其中,必要性活动指基于一定目的,基本不受外界影响的必然性行为,主要包含非正式学习和交通通行;社会性活动与他人活动密切相关,如同学间的日常交流、学习探讨、课后游戏、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自发性活动往往随机发生,主要体现为交流探讨、自主学习、游戏玩耍等,同时良好的环境氛围更加有助于促进这些活动的发生。


学生心理行为的发展与他们所处的校园空间环境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传统的功能单一的教学空间已不能与之匹配,亟须构建具有多元化、开放性、创新性、共享性特征的公共空间,以触发学生的社会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激发学生的志趣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校园公共空间的营造策略



结合开放共享的教育新理念,根据上海中学多年来开展校园建设的基本经验,在营造校园公共空间过程中,若能采取以下策略,则能显著提高校园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益,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1. 保证空间位置的可达性


考虑到学生在公共空间中发生的行为大多在课间或课后,且活动时间一般都较短,所以公共空间要具有较好的可达性,以方便学生选择距离上课教室较近的空间开展即时性活动。例如:校内的廊道(包括走廊和连廊)联系着教学和活动空间,是学生使用最频繁的交通空间。为此,可以通过对廊道进行加宽或延伸设计,并增加休闲及学习功能,使其成为方便学生到达和聚集的小型空间节点;同时可以在这些空间布置休闲座椅、书架等适合的家具设施(如图1),吸引学生利用短暂的课余时间在此逗留并产生自发性的休闲交流活动。此外,通过局部改善廊道的平面形态、尺度大小,还可以打造活泼多样的空间界面,提升空间张力。如图2为学校甄陶楼走廊的形态变化,此处是连接两个方向走廊的转折和凸出空间,学生课间往往习惯在此交流等候,因此两侧墙面也被处理为校园宣传窗口。


图1-图6

2. 增强空间功能的复合性


从空间维度来说,增强功能的复合性是指要在一个公共空间的基础功能之上复合其他功能,使其成为功能多样的公共空间,即在同一时间内容纳不同功能;从时间维度来说,要考虑公共空间可以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即可在不同时间内容纳不同功能,使其具有适应生长性。要实现这种空间的复合性,可以将空间进行不同的分隔布置,满足不同需求,比如可以通过墙体、家具的设置摆放或是空间色彩的运用,使空间灵活可变,既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又增强了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性。


上述通过拓宽和延伸廊道、增设休闲家具的方式,正是在廊道基本的交通功能之上复合植入休憩、交流等功能。此外,学校教学楼的门厅空间是建筑的视觉中心,也是各类活动发生的载体,具有更加多元的空间意义。如图3、4为甄陶楼门厅,这里宽阔的区域既满足了基础的通行功能,还融入接待、问询、休憩以及校园文化展示、社团活动集结等功能。又如:学校中兴楼内走廊在教室门之间设置了收纳柜,增添了走廊空间的收纳功能,释放了教室内的收纳压力;同时将收纳柜上的空置墙面布置成毛毡墙,又增加了教学展示功能,给整个走廊空间平添了一份活力(如图5)。此外,中兴楼的核心区域是从地下一层至地上一层共通高两层的中庭,其中亮眼的红色旋转楼梯和绿色空中长廊形成了丰富活泼的交通功能(如图6)。日常情况下,中庭只放置一台钢琴和一台LED移动屏幕,其余均为留白,目的是给予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师生可以在此组织闪演、科技周体验、博物展览等各种活动,功能均由使用者自由定义。




图7-图9

3. 模糊化处理空间边界


建筑的空间界面往往以屋面、墙面和地面的形式存在,空间界面的特征决定了空间的属性。当下,开放共享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建筑空间也趋向开放化。通过模糊化处理不同空间之间的界面,可以使得各空间产生融合渗透,构建起更加开放多元的公共空间。根据空间使用需求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程度的模糊化处理方法,一般有界面弱化和界面消隐两种设计方式。


其一,界面弱化。要弱化空间界面的围合感,可以引入弹性化的隔断设计(如透明的玻璃、通透的格栅等)代替传统的实体隔断。如甄陶楼内的谈话交流空间与走廊间的界面使用玻璃隔断配合百叶帘(如图7),既可以满足私密性谈话会客的需求,又可以在非正式的讨论活动情境下使用。同时,甄陶楼内多处公共空间与室外之间均运用透明玻璃幕墙进行边界弱化处理(如图8),将室外景致揽入空间之中,同时获得充足的自然光线,使得整个空间温暖宜人,强化了学生对空间的理解与记忆。


其二,界面消隐。界面消隐是最大程度的界面弱化,即直接取消某个界面,使空间在该方向完全敞开,与界面另一边的空间融合连通自然过渡。如甄陶楼三楼的公共学习休息区与走廊之间的侧界面消隐(如图9),强化了教室与公共空间的联系,调动了学生进入该区域的积极性。通往地下一层的楼梯侧边通过梯段与平台结合形成台阶集会空间,通行的楼梯区域与驻留的台阶区域之间无界面分割(如图10),这种通行与休憩空间的浑然天成既可以让学生驻足于此放松心情,也可用于开展氛围轻松的非正式集会活动。又如:上述的中兴楼中庭采用通透的玻璃天窗弱化其顶界面(如图6),同时天窗具备电动开合功能。遇到宜人天气,天窗开启,顶面天窗1/3区域消隐,阳光和风均被引入中庭,增强了中庭与室外自然空间的联系,提升了空间的开放度和舒适感,更容易促发学生开展丰富的公共活动。



图10-图13

4. 灵活引入各种自然元素


场所感是由人、建筑、环境三者共同作用形成的。要想提升使用者对场所的认同感,使其从情感上愿意到空间中活动,就需要营造舒适的体验感。光、风、植被、水、石等自然元素对人的知觉影响是多感官联合作用的结果,能够给人带来极度丰厚的神秘情绪。[4]因此,在校园公共空间中引入各种自然元素,对空间意境与气氛的渲染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也符合当前所倡导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


自然光能够给学生带来温暖明亮的感受,同时光线随时间、季节的变化会形成不同的光影,在空间中酝酿出生气,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思考。如图11所示,甄陶楼地下一层的走廊透光顶给原本沉闷的地下室带来了色彩和温度,原本单一简洁的空间界面也因光与影的交替碰撞变得更加饱满。同时,中庭垂直楼梯与屋面采光顶结合,在空间光线、阴影等作用下,垂直楼梯在竖向的生长动势不断延伸,产生一种均衡、静谧、沉着的美感和极致的空间张力(如图12)。又如:为引入周围良好的自然要素,中兴楼入口门厅为侧界面开敞的空间,而顶面则通过实体材料结合局部透光材料的方式来延续与室外环境交融的氛围,同时将透光介质设计成不规则的几何形体,为入口空间平添了一份趣味性(如图13)。


室外的自然元素作为空间衍生物存在,能够凸显建筑空间的有机性与生长性,给学生营造世外桃源般的沉浸式体验。以玻璃幕墙作为媒介,将室外的植物、水、石等自然界活跃的元素引入室内,也是增强室内空间与室外环境关联的常用手法(如图8、9)。又如:中兴楼中庭屋面采用鹅卵石配以局部绿植装饰(如图14),给在室外长廊休憩的师生营造自然的亲近感。在甄陶楼四楼朝向杉树林的方向设置了室外休息平台,师生可以在完全敞开的空间中眺望杉树林之景,聆听风吹树林的沙沙声,吮吸弥漫在空气中的花草清香,享受多维度的感官盛宴。同时脚底的木质地面和身侧的陶土墙面更增加了触觉维度的亲切感(如图15)。


图14-图19

5. 凸显空间设计的文化性


校园是具有历史积淀和文化艺术气息的场所,校园公共空间则承担着传承地域特色和校园文化的重任,能够营造出使人产生精神共鸣的文化氛围,带给师生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为此,校园公共空间设计需要与学校的教育理念相契合,彰显学校的文化特征及地域特色,体现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上海中学前身是始创于1865年的龙门书院,多年来一直秉承“储人才、备国家之用”的办学宗旨。学校历经多年变迁,在近160年的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及特定的校园场所精神。如校园室外公共空间主要以楼、亭、桥、坪、廊、园、林、湖、径、路等中式园林化的环境构成,形成静谧又不乏趣味的校园空间环境(如图16、17),学生可以在迂回转折的小径上闲庭信步,在亭中冥想放空,在草坪上和杉树林中嬉戏玩耍。丰富多样的自然公共空间促使学生与空间发生互动,也成为承载他们青春记忆的重要场所。在新建的教学楼内,学校也延续了这种园林化的环境设计理念,集约利用教学楼屋面构建屋顶花园和屋顶活动平台(如图18、19),为师生提供触手可及的室外绿色活动空间。


对于室内公共空间,学校则与“聚焦志趣,激发潜能”的育人理念相契合,通过多层次空间的营造,建立共享、开放、富有趣味性与灵活性的文化氛围。如教学楼内门厅、廊道随处可见学生交流展示的布景(如图2、4、5),展示内容随着教学内容、学生活动的变化而流动更替,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自我展示平台,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欲望,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同伴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张璎瑛.校园公共空间活力解析与“积极”设计[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8.

[2] [3] 李东昂.中学校园公共空间营造策略研究[D].深圳:深圳大学,2017.

[4] 贾芳.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工业大学,2021.


(本文作者:陈希、程林、朱观华;作者单位:上海市上海中学





8期文章回顾
 


代蕊华丨探寻名校长工作室高质量发展之路

潘权威丨基于“尊重教育”的育人方式变革实践

李更生丨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研修的价值、理念与机制

龚孝华丨“三诊定案”:名校长工作室个性化培养方案的研制策略

黄佑生丨基于主题引领的名师工作室运行策略研究

张菊荣丨日知者行动:走向内在整体改进的名校长工作室实践

周   杰丨从追随者到引领者:基于名校长基地的校长能力建设

成尚荣丨“双名”工作室的宣言和箴言

王   烽丨什么是高质量教育体系?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3年第8期 · 探索

文章编辑:王淑清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为不“失联”,请“星标”我们:)如您没有“星标”本号,将很容易错过我们的日常推送。按左图快速“星标”本号,让我们保持联系,感谢关注!1.搜索关注“中小学管理杂志社”2.点击左图所示三个小点,选择“设为星标”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连续九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17次居人大《中小学学校管理》年度全文转载量榜首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